首页 > 学生专区 > 发现萤火虫
发现萤火虫探秘溶洞研学旅行

发现萤火虫

分类
界:动物界Animalia
门: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
纲:昆虫纲Insecta
目:鞘翅目Coleoptera
亚目:多食亚目Polyphaga
下目:叩头虫下目Elateriformia
总科:叩甲总科Elateroidea
科:萤科Lampyridae

       狭义的萤火虫是昆虫纲(Insecta)鞘翅目(Coleoptera)萤科(Lampyridae)动物的统称。不过,通常在习惯上会把有发光器官、能够发光的甲虫都叫萤火虫,所以广义的萤火虫也包括光萤科(Phengodidae)和其他科的一些物种。在这里采取狭义。下文提到的萤火虫,如果没有说明,就是指萤科昆虫。另外有必要指出,也并非所有萤科昆虫都能发出萤光。

       从上文可以看出,萤火虫并不是“一种”昆虫。实际上萤科已知大约有2000个物种,仅在中国国内已知的萤火虫有100多种。萤火虫分布范围很广,除了南极洲之外,在各大洲皆有分布。主要生存在温带和热带区域,栖息于沼泽、森林、草地、河滩等比较湿润而植物繁茂的地方。
       身为鞘翅目,萤火虫自然是一类完全变态的昆虫。也就是说,在萤火虫的生命周期里,虫体自卵孵化后,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蛹期(不完全变态中没有蛹期);在蛹期,体内会发生剧烈的组织和器官改造过程,蛹期过后,和幼体形态迥异的成虫破蛹而出。

       萤火虫在林间、水畔生活,常常会把卵产在栖息地的地面上、草丛中。它们的幼体有水生也有陆生,都是肉食性的,常捕食蜗牛、蠕虫、部分昆虫和一些水生动物等。幼虫可以注入麻醉液让猎物失去感知和行动能力,再通过消化注入消化液分解猎物的肉体,方便食用。


       夏末的夜晚,经历了卵、幼虫、蛹阶段的萤火虫成虫会挣脱已经完成了其使命的蛹壳,在林间或水畔的草丛中闪烁着萤光。用古人的眼光看,仿佛是已渐渐枯萎、腐烂的杂草化身成了这一只只拥有神奇光辉的萤火虫。于是,在《礼记·月令》篇中有“季夏之月……腐草为萤”(季夏之月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,也就是农历6月)的记载。这种说法延续二千多年。直到明代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仍引陶弘景的说法:“此是腐草及烂竹根所化,初时如蛹,腹下已有光,数日变而能飞。”在中国古人的眼里,萤火虫的出现象征着萋萋芳草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繁茂再到死亡,又由死亡到全新的、更加美妙的新生命的过程,像是生命的升华。

       幼年萤火虫能够产生萤光和成年萤火虫都会发出萤光。成虫发光主要是用于求偶和交流,它们会大片大片的同步发光,就像地面上的繁星。
       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,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,一类被称作萤光素,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。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能量、并与氧气发生反应,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,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,反应效率很高,萤火虫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。所以萤光被认为是冷光源。不同的萤火虫发光方式也不同。有些种类只有雄虫有发光器官,而有些种类则双方都有;有些种类的光是闪烁的,有些则持续发光。很多种萤火虫的雌虫没有飞行能力。它们体型比雄虫大,能产很多的卵。成年后的萤火虫,有的依然保持幼年时善于捕食的本性,有的则偏好植物的花蜜和花粉。部分属雌虫会模仿另一个属雌虫的光信号,以此诱捕那个属的雄虫作为食物。

      萤光一方面方便了求偶和交流,另一方面也导致它们在捕食者面前更加醒目。但是很多食虫的脊椎动物并不愿意去吃萤火虫,因为萤火虫体内有毒素,成分和一些有毒蟾蜍体内的部分物质类似。可能正是因为有一定毒性,萤火虫在被侵犯时还会发出萤光,以此作为警戒。

      美丽的萤光、高效的发光方式以及毒素,使得萤火虫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。不过,随栖息地的缩减、人造光源的增加、环境的污染和针对性捕捉的渐渐频繁,萤火虫在很多地方都趋于减少,甚至消失。大部分城市中可以说是举头不见星空、低头不见泥土、平视不见萤火虫。曾今稀松平常的事物,似乎正在一件件被陈列进文字作品里。
      通过上文详细的科普介绍,相信大家会对萤火虫这个“暗夜精灵”有更多、更深入的了解。希望大家在户外观察萤火虫时,少用甚至不用电筒和闪光灯,减少对萤火虫生活环境的影响和破坏,远远的静静的观察这群可爱的小精灵就好。
      在萤火虫水洞,可以观察到萤火虫不同阶段的状态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展览与萤火虫主题科普活动,影响更多的人,让大家用更科学、环保、可行的方式,一起保护萤火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,守护萤火虫的美好家园。